1、水泥、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土底基层
本合同工程的路面结构层(即基层、底基层),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,我公司对此结构具有多年的施工经验,在已竣工交验工程中采用此结构的施工,效果均较理想。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合同文件要求,底基层计划场拌混合料,由自卸汽车运输,摊铺机摊铺,机械碾压成型,具体施工方法如下: 2.1施工准备
A、开工前对各类原材料及混合料进行技术指标试验,并按计划购入。
B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,制定技术措施、质量控制措施、施工细则、操作须知、详细的施工计划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,并对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和技术交底。
C、测量放样。
D、清扫下承层,培好路肩土。 2.2试验路段
A、选择试验路段,并做好施工准备。
B、拟定施工工艺流程,及施工机械配置,并进入施工现场。 C、确定试验检测程序及检测方法。 D、计算设定摊铺厚度。
E、拌制合格混合料运达现场,并取样进行强度试验。
F、测混合料含水量、灰剂量、松铺厚度,21T三轮压路机碾压,测含水量、压实度、压实厚度,振动压路机、三轮压路机组合碾压直至达到规定压实度,并记录碾压遍数及作业时间。
G、检测断面标高、横坡、平整度、厚度、宽度,并计算每延米混合料用量。H、整理汇总检测数据,确定施工作业技术参数,以及施工方法,工艺流程、机械组合、劳务配属等,并编写试验段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,若监理工程师不批准,另择路段重新进行试验段试验。 3、混合料的拌合
A、拌合设备应设有3~4个料斗,配有50吨的立式散装水泥储存罐两个。拌合设备性能良好,能够准确控制各种材料的数量,保证配料准确,产量稳定。
B、混合料的级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。在料仓出料口应设有剔出超粒径的筛网。
C、拌合现场须有一名试验员监测混合料的水泥剂量、含水量以及材料的级配,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。拌合过程中检测项目要按规定的检测频率控制,并做好原始记录。
D、料斗应配备2名工作人员,时刻监视下料情况,人为帮助料斗下料,不准出现卡堵现象。
E、拌合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含水量,一般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1~2 %。
4、混合料的运输由重型自卸汽车完成。
A、运料车必须按指定路线行驶,听从现场人员指挥。
B、运料车保持清洁,运料过程中禁止有损路面质量的事件发生,漏油洒料车辆禁止上路。
C、运输车辆不得随意倾倒剩料,必须在指定地方处理剩料。 5、混合料的摊铺
A、摊铺时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。 B、两侧均设基准线,以便于控制高程。
C、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,中途不得变速,其速度要和拌合机生产能力相适应,最大程度的保持匀速前进,摊铺不停顿,不间断。D、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检测摊铺厚度,及时通知操作手。 6、碾压及接缝处理
混合料摊铺成型后,立即在摊铺全宽范围内由低处向高处碾压。碾压时先稳压1遍,再用18-21T光轮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组合压实,碾压时压路机后轮重叠1/2轮宽,后轮必须超过两碾压段接合处,碾压速度控制在2.0km/h左右,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下在碾压的路段中“调头”和急刹车,以保证结构层表面不受破坏。
碾压过程中如果表面水分蒸发低于最佳含水量,利用洒水车适当进行水分补充,使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表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,并预防表层重皮。
两作业段的接头处理必须认真对待,在当天摊铺完成后用三米直尺找出最近末端的不合格地界,并画与中心线垂直的横线,沿横线将全宽范围内不合格的混合料清除。 7、摊铺和碾压现场设专人检测,修补缺陷
A、测量员紧跟摊铺机,不断检测摊铺和碾压后的标高、横坡,及时通知作业组组长在施工过程中的偏差。
B、挖除大料窝点及含水量超限处,换填合格材料;表面偏粗部位用细料进行找补。
C、台背碾压及由压路机碾压推移产生的拥包、拥坎,用汽夯夯平。 D、快速检测压实度,发现压实不足之处通知压路机手及时补压。压实度控制时,要按提高一个百分点控制,碾压完毕,表面做到平整、密实、无离析、无明显轮迹。
8、养生与交通管制
底基层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,洒水养生一般不少于7天,并禁止车辆通行。
透层、粘层施工方案及方法
透层油采用中,慢凝液体石油沥青ALM-1、ALM-2粘层沥青采用快、中凝液体石油沥青,规格和质量应符合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(JTJ032-94)附录C表C.3、表C.4、表C.5要求。 5.1.2 准备工作
⑴
⑵施工前仔细检查沥青洒布车的油泵系统,输油管道、油量表、保温设备等,并将一定数量沥青装入油罐,在路上先行试洒,确定喷洒速度及洒油量。每次喷洒前应保持喷油嘴干净,管道畅通,喷油嘴的角度应一致,并与洒油管成15~25。的夹角,洒油管的高度应适当,使同一地点接受两个或三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,不得出现花白条,在有风的天气条件下不宜使用三重洒高度。 5.1.3 气候条件
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应低于10℃,风速适度,浓雾或下雨不应施工。
5.1.4 喷洒湿度:液体石油沥青在正常温度下洒布,如气温较低,浓度较大时可适当加热。 5.1.5 沥青用量: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,根据基层的种类,通过试洒确定透层、粘层所用的沥青品种和用量,并符合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(JTJ032-94)附表D表D.9的要求。
5.1.6 喷洒的技术要求
⑴制定喷洒方案,并于喷洒工作开始前3天报监理工程师批准。
⑵沥青洒布车适用于不同稠度的沥青喷洒用的喷嘴,在沥青洒布机喷不到的地方采用手工洒布机,喷洒超量或漏洒的地方应予纠正。
⑶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和树木应予保护,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,当受到污染时,应立即清除。
⑷粘层沥青在铺筑覆盖层之前24小时内洒布或涂刷,但当气温低于10℃或路面潮湿时,不得图洒粘层沥青。
⑸透层沥青及粘层沥青按半幅全断面顺序洒布,匝道及被路按全幅洒布。
⑹如透层沥青被泥土完全吸收,以致覆盖的面层无法与透层粘结,在摊铺沥青路面之前应补洒一次粘层沥青。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,并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,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。
⑺喷洒透层沥青后,严禁车辆、行人通过,并立即洒布2~3㎡/1000㎡的石屑和粗砂,并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一遍。 5.1.7 养护:
对已洒可的透层和粘层,沥青应注意有话好说,保持良好状态,养生期在已洒好透层沥青的路面上不应开放交通。